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“中医药冬令进补”专题发布会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当前位置: 首页 -
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“中医药冬令进补”专题发布会

2025-11-19 08:56

来源:中国网

分享到:
链接已复制
字体:

中国网中医11月18日讯(记者 胡俊)2025年11月18日(星期二)下午15: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“中医药冬令进补”专题发布会,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中医药专家出席,介绍中医药冬令进补的注意事项以及养生方法。

11月22日,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“小雪”节气。进入小雪节气后,气温会越来越低,多地将迎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。此时,养生防病重在“藏”,即增强体质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。冬令进补是冬季通过饮食调理身体的传统养生方式,其理论源自中医“天人相应”思想,认为冬季人体处于“封藏”时期,此时进补更利于营养吸收。民间素有“冬令进补,来春打虎”的谚语,强调调补对春季健康的益处。
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 欧阳波介绍,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。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提出“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,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,探索融健康文化、健康管理、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”。推动“以治病为中心”向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”转变,中医治未病不仅契合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需求,也与现代医学追求的整体健康理念相呼应。近年来,我局逐步推进治未病工作。

一方面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。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—2030年)》中强调要“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,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”。截至2024年底,全国二、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的比例超过95%,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逐步提升。今年,我局修订了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》,指导治未病科规范建设。治未病科开发出了包括膏方、足浴方、熏洗剂、药膳、药茶、药酒、香囊、香膏、线香、面膜、贴敷产品等在内的一系列健康产品,进一步丰富了服务供给,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。同时促进中医治未病与康复、养老、文化、旅游等融合发展。2024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我局、国家疾控局印发了《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,开展中医养生保健、营养指导、食疗药膳等活动,推广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传统体育运动,培养健康生活方式,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进机构、进社区、进家庭。

另一方面加强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。我局指导支持近20所高校开设中医养生学相关专业,加强中医养生学相关人才储备;支持中医预防医学、中医养生学等重点学科建设,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、学科骨干和学科团队,推动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;举办与中医药养生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,推动中医药养生相关知识技能推广和人员培训。

同时我局还加强科普宣传,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,举办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、“千名医师讲中医”、悦读中医、全国说医解药科普大赛等科普活动,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推出中医药大型季播节目《中国中医药大会》,指导推出《本草中国》《新时代的中医药》《本草流芳》等纪录片,遴选中医药动漫形象“灸童”,推出系列科普短视频等,面向不同年龄群体大力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。

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好时节,近年来各地陆续举办膏方节活动,提升百姓对膏方的认知度。膏方在我国应用已有千余年历史,具有因人制宜、处方灵活、服用方便、兼具治疗与预防功能等特点,适用于亚健康、慢性病、术后康复调理群体,在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【责任编辑:钟耀】
返回顶部